找回密码
 点击注册
搜索
查看: 2814|回复: 0

行纳粹礼惹众怒 谁来拯救爱摆拍的中国游客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7-8-10 21:50:29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行纳粹礼惹众怒 谁来拯救爱摆拍的中国游客


中国游客在德国柏林国会大厦前“摆拍”纳粹手势面临刑事指控,此种行为以一句“无知”并不能一推了之,社会记忆的选择性缺失,是对人类历史的不尊。

来自德国柏林警察局官网的消息显示,当地时间8月5日上午,两名中国游客因涉嫌在柏林国会大厦前用手机互相“摆拍”纳粹手势而被带入警局询问。在各自交纳500欧元(1欧元约合1.1743美元)的保释金后,两人得以获释,但仍因涉嫌使用违反德国宪法的组织相关符号而面临刑事指控。

警方称,两人在国会大厦外互拍照片时使用了纳粹姿势致敬,这属于非法行为,奉命守卫该地区众多历史遗迹的警员目睹了这个过程。中国驻德国大使馆领事部主任周安平参赞7日接受媒体采访时提醒,每个国家的法律不尽相同,在前往时应对该国的法律法规文化习俗等有了解,才能避免类似事件发生。

走出国门的中国游客

随着收入增长、消费观念转变,以及签证、航班等越来越便利,中国出境旅游热方兴示艾。《2016 年中国出境旅游者大数据》显示,2016年中国出境旅游人数达1.22 亿人次,已接近日本全国的人口,比2015年的1.17亿人次增长4.3%,继续蝉联全球出境旅游人次世界冠军;旅游花费则高达1,098亿美元。

游遍了新马泰,踩过了众海岛,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将欧洲列为自己的出行目的地,大幅增加的中国游客,也为停滞不前的欧洲经济创造了可观的收入。柏林的研究基金会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(Mercator Institute for China Studies)的资料显示,2014年前往德国的中国游客数量每年超过200万,而据旅游组织预计,到2020年这个数字将达到220万。

中国游客爱拍照,这是举世公认的。作为众多前往德国的游客中的一员,前述两位中国游客在到达历史悠久,具有二战“地标”意义的德国国会大厦,也就是联邦议院所在地时,自然也免不了在这座建筑外拍照留念,但关键是他们选择使用纳粹姿势致敬互拍照片。

据悉,这两名游客身份未作披露,年龄分别为36岁和49岁。根据德国《刑法典》第86a条规定,使用纳粹旗帜、徽章、制服、标语口号和敬礼手势者将面临最高三年有期徒刑或被处以罚金。

1994年5月德国通过并生效《反纳粹和反刑事犯罪法》,明文规定使用纳粹标志、口号和敬礼姿势,使用具有纳粹象征意义的标记符号、标语和徽章,宣传纳粹思想、美化纳粹战犯、悬挂纳粹旗帜、呼唤纳粹口号等都属于违法行为。而公开场合宣传、不承认或淡化纳粹屠杀犹太人者则可能被以“煽动罪”起诉,最高可判刑五年。

爱摆拍的中国游客犯众怒

德国国会大厦位于柏林市中心,是德国统一的象征,它不断更新的历史映射着自十九世纪以来德国历史的各个侧面。当年,“国会纵火案”成为纳粹统治者迫害政界反对派人士的借口;1945年4月30日,苏联红军将红旗插上国会大厦屋顶,于此宣布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。

纳粹主导的轴心国使得德国和众多国家陷入二战泥潭,给全世界带来了深重灾难。资料显示,德国在二战中损失的18岁至50岁的男性接近800万,战后该国拥有投票权的成年人中一度三分之二是女性。战后的德国政府深刻反思检讨战争责任,“去纳粹化”早已成为一种社会共识。

基于此,德国各地修建各类战争记忆场所,旨在避免民众重蹈历史覆辙。在具有二战“地标”意义的德国国会大厦前模仿纳粹礼,两位中国游客即便自称摆拍“只是开玩笑没有恶意”,可想而知,仍是触犯了众怒。 

此前,就曾有当地洗衣粉厂商使用“88”品牌,因被认为与纳粹“希特勒万岁”简称重合而被责令更换品牌。再来看一则当年热闹一时的新闻,英国“人气明星”哈里王子(HRH Prince Henry of Wales)曾在化装派对上身着纳粹军服,尽管言行发生在德国之外,但仍受到德国朝野内外一致的愤怒讨伐。

正如学者吴强所提到的,在一个严格禁止纳粹的国家行纳粹礼,不仅仅是对常识的无知,也相当于是一种对政治正确的嘲笑。这种行为,在本质上也可能成为法西斯主义的一部分。

必须承认,随着经济的发展,中国的国家影响力确实是在逐年提升,中国护照的含金量也在大幅提升。中国游客出门在外舍得花钱,被称为“移动的钱包”,全球各国都在竭力欢迎中国游客,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已扩大到151个国家和地区。

中国护照含金量逐年提升
继美国、加拿大、新加坡、韩国、日本和以色列之后,澳大利亚也正式加入对华“十年签证”队伍。以前被视为高门槛的欧洲游,也开始有国家推出对华免签证。

但是,让世界尊重,并非只有经济发展这一个选项。毕竟,走出国门的中国游客,每一位的行为代表的都是中国。

中国在二战中亦曾饱受外敌侵略和种族歧视之苦,在德国国会大厦前拍照行纳粹礼的中国游客,淡漠无视战争曾给自己的国家和这个世界带来的深重灾难,这种行为以一句“无知”并不能一推了之,社会记忆的选择性缺失,是对人类历史的不尊。

(刘言)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点击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Archiver|SiXiang.com 思乡思想 ( 京ICP备05055065号-1 )

GMT+8, 2024-5-14 08:10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4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